每年10月和11月踏入幼稚園面試的高峰期,不少父母早已整裝待發,準備拉着孩子連走多間幼稚園面試!
無可否認,香港社會講求競爭力,裝備不好隨時被淘汰。不過質從來比量重要,以下各方專家將糾正家長們從選校到面試的各種誤解,提出建議,和分析近年面試的形式。知己知彼,自然能與孩子舒心、愉快地開展這人生新一頁。
身為兩女之父的Ian Tsang是人氣教育顧問,活躍網上分享選校分析和解答家長疑難,更曾主辦多次選幼稚園及升小講座。他有三大建議:1.家長可根據學校名氣、地區、宗教、教學語言和環境等分散投資報讀各類心儀幼稚園,入讀成功率倍增。2.不妨報讀幼兒園(N1班),能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是否合乎期望,和孩子是否喜愛學校。3.若無法入讀心儀幼稚園,不妨在往後半年至9個月繼續跟進是否仍有學位供插班,靠誠意打動學校。
誤解1
要揀選注重英文和普通話教學的幼稚園。
家長總誤會香港教育制度非常注重英普教育,其實約90%的本地小學以母語教學,孩子升上小學後其實會慢慢淡忘幼稚園中所學的知識,導致家長失望。
誤解2
揀選龍校幼稚園,便能一條龍直升其小學。
香港有不少私立小學開辦幼稚園,這類學校被稱為「龍校」。它們雖有優先取錄學生的權利,但卻其實沒足夠的小一學位。家長別盲目認為入讀龍校幼稚園便能一條龍直升。
誤解3
要為孩子準備個人履歷(Portfolio)。
家長往往誤解學校重視的是能力,其實學校看的是兩歲多的孩子的表現和反應,例如面對同輩和陌生人的態度。除非孩子曾在外國居住、接受特殊訓練等則可考慮準備履歷。
誤解4
參考越多網上討論區的面試題目,幫助就越大。
這做法是很多父母的定心丸,但太依賴這些坊間「貼士」,然後對孩子進行過份的操練,只會令孩子表演生硬,甚至忽略孩子其他同樣需要知道的知識。
Bee Kids創校人Kylie Cheung的女兒獲著名龍校幼稚園取錄外,創校6年間亦為其學生考入多間心儀幼稚園。她建議家長應在孩子9個月前多帶他們出街適應有陌生人存在的環境、教導日常用品的名字和用途等,繼而訓練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等進階知識。此外,不妨在家中慢慢教育幼稚園初班(K1)的課程。
綜合近年幼稚園面試趨勢,Kylie為大家模擬出實戰情況,包括面試題目和應考玩具,並將逐一分析每樣活動背後孩子應有的表現。
獨立面試可分為家長和孩子個別面試。前者會問家長對學校的入讀原因和期望,入讀後會否參與家教會和學校活動等。後者則會給予玩具和小考驗,觀察孩子獨立能力。
串珠仔、串積木
考驗孩子對顏色的認知的同時亦看出孩子能否專注接收指令,以及考驗孩子的手眼協調。
認識動物
讓孩子說出動物名稱、牠們喜歡的食物,也有機會把車子和飛機等混在動物模型中,讓孩子拿出非同類的玩具。
日常生活題
老師會拿出牙刷、毛巾、鏡子等用品問名稱及用途,甚至叫孩子把手帕摺好放回毛巾盒中。
砌積木
讓孩子砌出老師已砌好的積木模樣或砌出橋、火車等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東西。
先講故事
老師會問大量問題,例如指着猴子問牠們吃甚麼的、要說出書中物件或動物的名字和數目等,考驗孩子的常識、想像力和專注力之餘,亦觀察孩子能否主動回答問題、自信心和聲量。答對的孩子會獲得獎品,藉此看孩子會否說謝謝,甚至雙手取物。
再玩遊戲
老師分配不同的玩具,觀察孩子能否做到分享、幫助、服從指令,甚至領導等舉動。
砌蛋糕、認餅乾
讓孩子說出蛋糕和餅乾上的圖案形狀,亦會要求孩子分離蛋糕和紙杯並重新拼回,考驗小肌肉的協調。
藝人陳倩揚6月出世的兒子羲廷屬於中B,現就讀九龍塘名校幼稚園N1班。選擇學校時,倩揚先考慮地區位置,不希望兒子長途跋涉上學。相比其他家長,倩揚一直比較放鬆,「孩子會從爸媽上揚的聲線、焦急的舉動中感到壓力,失去安全感。其實他們才兩歲多,若做不到要求時,家長鼓勵孩子之餘,也可安慰自己,孩子安心下反會有高水準表現。」羲廷現在透過N1班,可早點接觸社會,熟悉學校之餘,也讓自己更理解學校與自己理念是否一致,最重要是他是否喜歡這學校。「我沒有太多考慮連接小學等長遠問題。孩子現在最緊要喜歡上學,健康成長,童心滿滿!」
12月出世的Hazel,現就讀於名校國際英文幼稚園St. Catherine。劉太建議家長們要保證孩子有個優質睡眠:若早上面試,可於前一天讓孩子玩得瘋狂點並早點入睡;下午面試的話則可早點起床,讓孩子中午淺睡一會,面試前到公園熱身一回,緊記先上洗手間再進入學校。「我只是告訴Hazel我們去聊天和玩耍。讓孩子保持愉快玩樂的心情十分重要。」
同樣12月出世的女兒卓瑤是絕對的細B,現於黃大仙聖母幼稚園就讀K1,具直屬中學及小學,亦屬龍校。為使卓瑤不落後於大B(年頭出世的孩子),程太一家甚少以BB話與女兒溝通,亦會以身作則樹立榜樣,讓喜歡模仿大人的女兒跟隨。「雖比同班同學小,但卓瑤各方面也頭頭是道。」程太說父母與其過份緊張細B輸蝕,不如從小慢慢訓練孩子獨立自理,有禮、對身邊事物好奇的心,自然對孩子抱更大的信心。《蘋果日報》
要發展孩子的抽象能力,家長可以通過以下10種小訓練就可以達成:
Read more...正確輔導孩子完成家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小學是孩子打基礎的時期,家長並不是單純性的輔導,而是要給孩子在最初級的時期養成一個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良好習慣。
Read more...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在學習中名列前茅。但是孩子的記憶力下降,一些知識總是記不住,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Read more...太多家長寵壞自己的小孩,對小孩成長後的人生有著無數的影響,例如不能自己解決問題、人生缺乏目標等。
Read more...爸爸媽媽們對寶寶可是有說不盡的疼愛,看著可愛的小寶寶,媽咪們總要忍不住捏捏他的小鼻子,或者不斷地逗寶寶笑,帶著他“坐飛機”等等。
Read more...隨著iPad等電子產品普及,不少家庭把這類產品當作孩子的「保姆」或早教工具。
Read more...